宝宝急疹症状和处理方法是什么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和热退疹出,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式处理。该病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
患儿常突发39-40℃高热,持续3-5天,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发热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体温骤降后24小时内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先发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无瘙痒感。皮疹通常持续1-3天自行消退,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无需特殊用药处理。
可能出现轻度腹泻、眼睑浮肿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腹泻时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淋巴结肿大若持续超过2周需就医排除其他疾病。避免用力按压肿胀部位。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原体,通过唾液传播。病毒潜伏期约5-15天,传染期持续至退热后24小时。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避免与其他婴幼儿密切接触。
需警惕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发作时应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并及时送医。既往有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即需药物干预。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生冷食物。退热后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饮用稀释的苹果汁补充电解质。皮疹消退后建议暂停疫苗接种1-2周,待免疫力完全恢复。若出现持续嗜睡、拒食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