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囊肿什么区别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巢囊肿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卵巢囊肿则多为卵巢内液体聚集形成的囊性结构,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常伴随家族遗传倾向。卵巢囊肿的生理性成因与排卵周期相关,如黄体囊肿;病理性囊肿则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因素引起。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痤疮及肥胖等高雄表现,超声显示卵巢呈多囊样增大。卵巢囊肿通常无症状,较大囊肿可能引发下腹坠胀、性交痛,急症情况下可出现囊肿扭转或破裂导致的剧烈腹痛。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满足鹿特丹标准中的两项:稀发排卵/无排卵、临床或生化高雄表现、超声多囊卵巢征象。卵巢囊肿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囊肿大小、囊壁特征及血流信号,必要时需检测肿瘤标志物排除恶性可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长期管理,采用二甲双胍改善代谢,口服避孕药调节周期,促排卵药物助孕。卵巢囊肿中生理性囊肿多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需根据性质选择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恶性者需扩大手术范围。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远期可能面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需持续监测代谢指标。卵巢囊肿术后需定期复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易复发,交界性肿瘤存在恶变潜能,需长期随访。
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卵巢囊肿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伤口裂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两类疾病均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激素水平,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