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具体症状揭晓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系膜淋巴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体症状包括腹痛、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腹泻等。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与淋巴结肿大压迫肠管或局部炎症刺激有关,严重时可伴有肠梗阻表现。
患者通常伴有长期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午后或夜间较为明显。发热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由于结核感染消耗机体能量及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者会出现进行性体重减轻。多数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严重者可呈现恶病质状态。
约30%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质地中等、活动度差的包块,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区域。包块由肿大淋巴结融合形成,触诊时可有轻度压痛,但通常无明显反跳痛。
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大便次数每日3-5次,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腹泻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症影响肠道吸收功能有关,严重时可出现脂肪泻或蛋白质丢失性肠病。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模式,适当增加鱼肉、蛋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力过度消耗。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疗程,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及肝功能等指标。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明显消瘦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