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好了鼻子还是不通怎么办

感冒后持续鼻塞可通过鼻腔冲洗、热蒸汽吸入、药物治疗、局部按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鼻腔黏膜水肿未消退、继发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器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残留分泌物和炎症介质。每日1-2次可减轻黏膜水肿,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45度,避免呛咳。儿童需选用儿童专用洗鼻壶。
将面部置于40℃左右热水上方,用毛巾覆盖头部吸入蒸汽10分钟。蒸汽能促进鼻腔血液循环,软化干痂,配合桉树精油效果更佳。注意防止烫伤,哮喘患者慎用。
经医生诊断后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使用血管收缩剂不宜超过7天。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用食指指腹按压迎香穴(鼻翼两侧凹陷处)和印堂穴(两眉中间),每个穴位环形按摩30秒。每日3-5次能疏通经络,缓解鼻甲充血。按摩前清洁双手,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
若鼻塞持续2周以上伴脓涕、头痛或嗅觉减退,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息肉、鼻窦炎等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建议鼻内镜或CT检查,严重鼻中隔偏曲需手术矫正。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适量饮用姜茶促进黏膜修复。睡眠时垫高枕头15度可改善通气,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强上呼吸道抵抗力。若出现夜间呼吸暂停、持续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