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的弊端有哪些 剖析肺癌手术带来的不良影响

肺癌手术可能带来术后疼痛、呼吸功能受损、感染风险、心血管并发症及心理影响等不良影响。
肺癌手术需切开胸壁或胸腔,术后切口疼痛较常见,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数周。疼痛程度与手术范围相关,开胸手术比微创手术更明显。严重疼痛可能影响咳嗽排痰,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镇痛药物,同时建议早期活动促进恢复。
肺组织切除会直接降低肺活量,全肺切除患者可能出现长期气促。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血氧下降,需吸氧支持。肺叶切除患者通过代偿可恢复大部分功能,但高龄或合并慢阻肺者恢复较慢。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术后肺功能。
手术创伤使肺部易发生肺炎,切口也可能出现感染。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者感染概率更高。术后需监测体温和痰液性状,出现发热、脓痰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和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关键。
手术应激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既往有心脏病史者。肺切除后心脏位置改变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术后卧床增加静脉血栓风险,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严密心电监护和循序渐进的康复运动可降低风险。
部分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担心复发或身体形象改变。全肺切除患者可能因活动受限产生自卑心理。术前心理评估和术后心理咨询很重要,家属支持与病友交流也能缓解心理压力。
肺癌术后需注重营养支持,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伤口愈合,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气促。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肺功能,监测是否有复发迹象。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同时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术后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体重骤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