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表现

中医养生编辑 医点就懂
35次浏览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病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表现主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这些表现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血浆蛋白丢失、水钠潴留及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1、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漏出,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天。滤过膜电荷屏障破坏使白蛋白等中分子蛋白通过,分子筛屏障损伤则导致大分子蛋白漏出。长期蛋白尿可加速肾小球硬化进程。

2、低蛋白血症:

尿蛋白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能力时,血浆白蛋白降至30克/升以下。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促使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同时可引发甲状腺素结合蛋白、抗凝血酶等载体蛋白缺乏。

3、高度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水钠潴留。组织间隙液体聚积表现为眼睑、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胸腹腔积液。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

4、高脂血症:

肝脏代偿性增加脂蛋白合成,同时脂蛋白酶活性降低,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脂尿症可能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

5、继发代谢紊乱:

长期蛋白丢失可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维生素D缺乏;免疫球蛋白减少增加感染风险;凝血因子丢失易形成血栓;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保证每日0.8-1.0克/公斤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限制钠盐摄入在3-5克/天有助于减轻水肿,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脂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注意观察下肢水肿程度变化。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感染期间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