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肠穿孔不能手术怎么办

老年人肠穿孔无法手术时可通过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严密监测等方式控制病情。肠穿孔通常由肠道缺血、憩室炎、肿瘤压迫、外伤、长期便秘等原因引起。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对穿孔部位的刺激,降低腹腔感染风险。操作时需注意管道通畅度及引流液性状监测,同时配合禁食处理。该方法能有效缓解腹胀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需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三代抗生素、甲硝唑、喹诺酮类等。治疗方案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疗程通常持续2周以上。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采用全肠外营养补充热量及蛋白质,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在30g/L以上。营养液需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及微量元素,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指标变化。
使用阿片类药物控制剧烈腹痛,但需注意避免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可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严重疼痛者可考虑硬膜外镇痛。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重点观察腹部压痛范围、肌紧张程度及肠鸣音变化。每日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必要时行腹部CT复查。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时需立即抢救。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饮食从禁食逐步过渡到清流质、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建议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家属需学会观察意识状态、皮肤温度等休克早期表现,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