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状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肛肠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24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炎 #肠炎

急性乙状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典型症状包括左下腹持续性绞痛、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带黏液或血液、排便后肛门坠胀感以及体温升高。

1、腹痛:

疼痛多集中于左下腹,呈持续性绞痛或阵发性加剧,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炎症刺激肠壁神经丛导致肠痉挛,严重时可放射至腰背部。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部分患者伴随肠鸣音亢进。

2、腹泻:

每日排便可达10-20次,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含未消化食物残渣。肠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水分吸收,严重时出现电解质紊乱。腹泻多发生在清晨或餐后,夜间症状可能减轻。

3、黏液血便:

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暗红色血块,混有大量黏液。结肠黏膜糜烂出血时可见果酱样便,出血量较大可能出现贫血。需与痔疮出血进行鉴别。

4、里急后重:

排便后仍有肛门坠胀感和便意,但实际无粪便排出。直肠刺激征由炎症波及直肠黏膜引起,可能伴随肛门灼热感。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5、发热:

体温可达38-39℃,多呈弛张热型。炎症因子入血引发全身反应,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中毒症状。持续高热需警惕肠穿孔或败血症等并发症。

急性期需禁食刺激性食物,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奶制品及高脂食物。保持腹部保暖,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压迫腹部。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