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有没有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1次浏览

关键词: #脑损伤 #颅脑损伤

判断宝宝颅脑损伤需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呕吐情况、肢体活动及头部外伤痕迹。颅脑损伤可能由坠落撞击、产伤、剧烈摇晃、脑血管异常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意识状态:

宝宝出现嗜睡、叫不醒或过度烦躁哭闹需警惕。轻度损伤表现为短暂意识模糊,重度可能出现昏迷。若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出血,需立即就医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

2、瞳孔反应:

用手电筒照射双眼观察瞳孔收缩是否对称。单侧瞳孔散大固定提示同侧脑疝形成,双侧瞳孔大小异常可能反映脑干损伤。新生儿瞳孔直径小于2毫米或大于5毫米均属异常。

3、呕吐症状:

头部受伤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具有诊断意义。频繁呕吐伴随前囟门膨隆提示颅内压升高。婴儿呕吐后出现角弓反张姿势需排除脑膜刺激征,此类症状多出现在损伤后6-8小时。

4、肢体活动:

单侧肢体无力或抽搐可能对应对侧大脑损伤。观察自主运动是否对称,抓握反射是否减弱。肌张力突然增高呈"铅管样"改变,或出现舞蹈样动作均属异常神经体征。

5、外伤痕迹:

检查头皮血肿、颅骨凹陷或耳鼻漏液。乒乓球样颅骨骨折在婴儿期较为典型。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超过骨缝线提示出血量较大。发现外伤痕迹需测量头围变化,24小时内头围增加超过2厘米需紧急处理。

日常需避免剧烈摇晃婴儿,选择适龄安全座椅。哺乳后竖抱拍嗝时注意托住头颈部。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发育曲线,补充维生素D促进颅骨发育。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头颅超声或CT检查,重度损伤需神经外科评估是否需减压手术。恢复期可进行抚触刺激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