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怎么诊断

妇产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7次浏览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主要诊断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清CA125检测、腹腔镜探查。

1、妇科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盆腔触痛结节,尤其子宫骶韧带或直肠子宫陷凹处质硬结节是典型体征。月经期检查可提高敏感性,但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子宫固定后倾、附件区囊性包块等表现。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率较高,典型表现为囊壁厚、内见密集点状回声的"毛玻璃样"囊肿。深部浸润型病灶可能显示直肠阴道隔或宫骶韧带区域不规则低回声结节。三维超声有助于评估病灶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

3、磁共振成像

MRI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优势,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是典型表现。可清晰显示直肠、膀胱等脏器受累情况,敏感度超过90%。弥散加权成像能帮助鉴别出血性囊肿与其他盆腔包块。

4、血清CA125检测

中重度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排除卵巢肿瘤等疾病。连续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有一定价值,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35U/ml,重度患者可能超过100U/ml。

5、腹腔镜探查

腹腔镜是确诊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的典型表现如蓝色/黑色结节、红色火焰样病变等。术中可同时进行病灶切除或烧灼,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深部浸润病灶需注意输尿管、肠管等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评估。

确诊后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可尝试药物控制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中重度或合并不孕者建议手术干预。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度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定期随访监测病灶变化,尤其有生育需求者应尽早评估输卵管通畅度及卵巢储备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