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哪些癌症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辅助筛查多种癌症,主要包括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等。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癌或生殖细胞肿瘤有关。该指标还可用于肝癌治疗效果评估,但需注意妊娠期或肝炎活动期也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检测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风险。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也可能导致该指标轻度上升。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检测,异常时需进行直肠指检或穿刺活检确认。
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肿瘤进展程度。该标志物在胰腺癌、胃癌、肺癌中也可能升高。吸烟者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检测前应避免吸烟干扰。
糖类抗原125是卵巢癌筛查的主要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可能导致假阳性。该标志物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卵巢癌复发风险,但早期卵巢癌阳性率较低需结合超声检查。
糖类抗原153对乳腺癌监测具有特异性,可用于术后复发评估。乳腺良性病变可能引起轻度升高,需与乳腺钼靶检查联合诊断。该指标还可辅助判断乳腺癌骨转移情况。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单一指标异常不能确诊癌症。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复查避免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