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哪些疾病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穿透性溃疡等疾病。消化性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溃疡侵蚀血管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失血性休克。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血凝酶注射液等止血抑酸治疗。出血量较大时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输血。
溃疡穿透胃肠壁全层可导致穿孔,突发剧烈腹痛伴板状腹是典型表现。穿孔后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可能引发急性腹膜炎。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多数需急诊手术修补。
溃疡反复发作导致瘢痕收缩或水肿可造成幽门梗阻。患者出现频繁呕吐、腹胀等症状。轻症可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严重梗阻需通过内镜扩张或胃空肠吻合术解除梗阻。
长期胃溃疡可能恶变为胃癌,尤其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癌变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确诊需胃镜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替吉奥胶囊等化疗药物。
溃疡穿透至邻近器官如胰腺、肝脏等形成穿透性溃疡。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可能伴发胰腺炎等疾病。治疗需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严重者需手术清创引流。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并发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胃镜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变,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规范进行根除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抗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