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拉肚子又吐怎么办

宝宝又拉肚子又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这种情况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家长需暂停喂养固体食物,改为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汁等低渗液体。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应避免进食油腻或刺激性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易消化的米糊、香蕉泥开始,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宝宝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或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配制溶液。观察宝宝尿量、口唇湿润度及精神状态,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果汁,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将热水袋包裹毛巾后置于宝宝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敷能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家长需持续监护,防止烫伤。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宜,每日可重复多次。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液分泌。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磷酸铝凝胶保护胃黏膜,或盐酸昂丹司琼口崩片止吐。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当宝宝出现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血便、高热超过39℃、囟门凹陷或抽搐时,家长需立即带其就诊。医生可能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检测、血常规等检查,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住院期间需记录出入量,便标本需在1小时内送检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
家长应做好宝宝用品消毒,奶瓶餐具需煮沸15分钟以上。恢复期继续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每日元素锌10-20毫克,持续10-14天。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记录每日排便次数。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照顾者接触宝宝前后需规范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