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跑出肛门外怎么办

肛肠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肛门

直肠脱垂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肛门环缩术、经腹直肠固定术等方式治疗。直肠脱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营养不良、先天发育异常、慢性腹泻或便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早期轻度直肠脱垂可采用手法复位。患者取膝胸卧位,医生戴手套涂抹石蜡油后,将脱出肠管轻柔推回肛内,复位后卧床休息1-2小时。该方法适用于脱出长度小于5厘米且无坏死的患者,操作前需排除肠管嵌顿风险。

2、药物治疗

合并炎症时需配合药物控制,常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单独用于中重度脱垂。

3、硬化剂注射

将消痔灵注射液等硬化剂注射至直肠周围间隙,通过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组织纤维化固定。该方法适用于儿童或老年轻度脱垂,需多次注射,可能出现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

4、肛门环缩术

通过植入硅胶环缩小肛门直径,适用于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环缩材料移位或断裂,长期可能引发放屁失禁或排便困难。

5、经腹直肠固定术

采用腹腔镜将直肠与骶骨岬固定,同时修补盆底缺陷。这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标准术式,术后复发率低,但需全身麻醉,恢复期需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劳动。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燕麦、火龙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久坐和重体力劳动,产后女性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出现肛门坠胀或排便异常时应尽早就诊,长期脱垂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或肛门失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