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的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痣的良性与恶性肿瘤主要区别在于生长特性、细胞形态及转移风险,良性痣多为对称性生长且边界清晰,恶性黑色素瘤常呈现不规则形态与快速进展。
良性痣通常直径小于6毫米,边缘光滑整齐,颜色均匀且多年无变化。组织学上由形态一致的黑色素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有序,无核异型性。多数为先天性或青春期后出现,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但全身均可发生。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可能与其形成相关。通常无须治疗,若影响美观或反复摩擦可考虑激光或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以黑色素瘤为代表,短期内体积增大,直径常超过6毫米,边缘呈锯齿状或模糊。颜色驳杂不均,可能出现粉红、蓝黑等多色混杂。病理检查可见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增多,呈浸润性生长。与长期紫外线暴晒、家族遗传、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早期可能伴随瘙痒、出血或溃疡,晚期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肺、肝等器官。确诊后需扩大切除并配合免疫治疗或靶向药物。
日常需每月自查皮肤变化,遵循ABCDE法则观察不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和进展特征。避免过度日晒,使用广谱防晒霜。发现可疑皮损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通过皮肤镜或活检明确性质。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专业皮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