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肿瘤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的低级别脑肿瘤,属于胶质瘤的一种,主要生长于大脑半球,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肢体无力等。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1-2级,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但进展相对缓慢。

1、病理特征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在显微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模糊,细胞核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IDH1基因突变常见。肿瘤组织常呈现灰白色胶冻样质地,可伴有微小囊变。

2、临床表现

患者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晨起明显,伴随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约半数患者以癫痫为首发表现,多为局灶性发作。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视觉异常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症状进展速度通常较高级别胶质瘤缓慢。

3、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占位病变,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或轻微强化。磁共振波谱显示胆碱峰升高,NAA峰降低。最终确诊需依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必要时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明确IDH突变状态。

4、治疗原则

手术全切是首选治疗方案,对于功能区肿瘤可采用术中唤醒技术保护功能。术后辅助治疗可选择替莫唑胺胶囊等化疗药物,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于无法全切病例,可考虑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分子分型个体化制定。

5、预后评估

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年轻患者及IDH突变型预后更佳。定期随访需每3-6个月复查头部MRI,监测肿瘤进展。复发后可考虑二次手术或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长期生存者需关注放疗后认知功能损伤等晚期并发症。

确诊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癫痫。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限制腌制食品摄入。康复期可进行认知训练改善神经功能,定期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出现头痛加重或新发神经症状需及时复查影像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