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放置宫内节育系统、刮宫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内分泌肿瘤、长期无排卵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症状。
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脂肪组织中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建议通过低脂高纤维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脂率,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对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需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内分泌环境。
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可对抗雌激素作用,促使增生内膜转化脱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注射液可暂时抑制卵巢功能。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并经病理复查确认疗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及血栓风险。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持续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拒绝手术的患者,需定期超声监测位置。常见副作用包括点滴出血和卵巢囊肿,多数在3-6个月内自行缓解。维持使用5年需更换新系统。
诊断性刮宫既能获取病理标本又能快速止血,适用于急性大出血或超声提示内膜异常增厚者。宫腔镜下刮宫可精准去除病灶并减少内膜损伤。术后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病理结果若提示不典型增生需追加治疗。
对于完成生育或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症的患者,经阴道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选择。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关注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绝经前患者切除卵巢需权衡激素骤降带来的骨质疏松和心血管风险。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建立规律的月经记录,监测出血模式和周期变化。日常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亚麻籽摄入,限制酒精及咖啡因。每3-6个月进行妇科超声和内分泌检查,异常出血及时就诊。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品和避孕方式。治疗后计划妊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排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