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手臂脱臼怎么办

骨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 #婴幼儿

幼儿手臂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婴幼儿手臂脱臼通常由牵拉过度、外伤撞击、关节发育不良、重复性损伤、先天性韧带松弛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婴幼儿桡骨头半脱位需由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医生一手握住患儿肘部,拇指按压桡骨头,另一手握住腕部轻柔旋后并屈肘,听到弹响即复位成功。复位后无须特殊固定,但需避免再次牵拉患肢。若脱臼由外伤导致,需先排除骨折后再行复位。

2、固定制动

复位后可用三角巾悬吊固定1-2天,限制肘关节活动。选择透气棉质三角巾,将患儿前臂屈肘90度悬吊于胸前,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先天性关节不稳者可能需要支具固定,使用可调节式肘关节支具维持复位状态。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发热伴疼痛可用小儿退热栓。禁止自行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若存在韧带损伤,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促进软骨修复。

4、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家长一手固定患儿上臂,另一手握腕部做缓慢旋前旋后动作,每日3次,每次5分钟。2周后可增加抓握训练,用玩具诱导患儿主动伸手,强化关节稳定性。

5、预防护理

避免单手突然牵拉婴幼儿手臂,穿衣时应先穿脱臼侧衣袖。选择宽松衣物减少关节摩擦,玩耍时注意保护肘部。反复脱臼者需排查Ehlers-Danlos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必要时进行韧带重建手术

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幼儿手臂活动度,避免提拉手腕或做单侧肢体悬吊动作。玩耍时选择地面软垫防护,乘车使用安全座椅固定躯干。若发现患儿拒动患肢、哭闹不止或出现肿胀,应立即就医。复位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关节稳定性,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评估韧带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