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怎么检查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常见检查方式有外阴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等。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会观察婴幼儿外阴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皮肤破损等情况。检查时需注意外阴皮肤颜色变化、有无溃疡或赘生物。家长需配合医生安抚患儿情绪,避免患儿因恐惧抗拒检查。外阴检查是诊断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首要步骤,能直观发现炎症表现。
通过棉拭子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可检测白细胞数量、病原体类型,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真菌性或滴虫性感染。采集时需使用专用儿童采样器,动作轻柔。检查结果能明确感染类型,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需使用清洁容器收集晨起中段尿,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尿常规异常可能提示合并尿路感染,需进一步做尿培养检查。
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婴幼儿采血时家长需固定患儿肢体,防止针头移位。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为寄生虫感染。
采用经腹壁超声观察盆腔器官结构,排除阴道异物、先天畸形等病因。检查前需让患儿憋尿充盈膀胱,以获得清晰图像。超声无创无辐射,能有效评估子宫、附件等内生殖器发育情况。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保持婴幼儿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勤换尿布防止尿便刺激。不要给女婴穿开裆裤,减少外界污染。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发现外阴红肿、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擅自使用药物清洗或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