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阴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女性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89次浏览

关键词: #外阴 #外阴炎

霉菌性外阴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白色念珠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期激素变化、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力低下等。霉菌性外阴炎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增多呈豆腐渣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白色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是霉菌性外阴炎的主要致病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人体正常菌群失衡时过度繁殖。潮湿温暖的环境易诱发感染,表现为外阴红肿、白色凝乳状分泌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等抗真菌药物,同时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2、长期使用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导致霉菌大量繁殖。常见于反复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可能伴随阴道pH值升高。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更换抗生素,联合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抗真菌药。

3、妊娠期激素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阴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加,为念珠菌生长提供营养。孕妇发病率较高,可能出现外阴烧灼感及排尿疼痛。孕期治疗选择受限,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乳膏等B类外用药物,避免口服抗真菌药。

4、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过高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含糖量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糖尿病患者若反复发作外阴炎,需监测血糖水平。治疗需控制血糖达标,配合使用硝酸益康唑栓、特比萘芬阴道片等药物,同时调整饮食结构。

5、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念珠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患者可能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在控制基础疾病前提下,采用氟胞嘧啶片、两性霉素B阴道栓等强效抗真菌药物。

预防霉菌性外阴炎需注意日常护理: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非经期减少使用卫生护垫;合理控制抗生素使用周期;糖尿病患者严格监测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定期妇科检查。出现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