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诊断淋巴瘤

血液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03次浏览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

淋巴瘤的早期诊断主要通过淋巴结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实现。典型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症状、血常规异常等,确诊需依赖病理分型。常见检查手段有浅表淋巴结超声、CT/MRI、PET-CT及骨髓穿刺。

1、体格检查

触诊可发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淋巴结,质地偏硬且活动度差。约半数患者伴有脾脏肿大,部分可出现肝大或皮肤损害。需注意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后者多伴压痛和局部红肿。

2、B症状监测

持续发热超过38℃、夜间盗汗浸透衣物、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是淋巴瘤典型全身症状。这些表现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有关,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出现概率较高,需每日记录体温变化。

3、血液学检测

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或降低,部分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提示肿瘤负荷较大。外周血涂片发现异常淋巴细胞时,需考虑白血病期转化可能。

4、影像学评估

浅表淋巴结超声可测量淋巴结大小及血流信号,CT能显示深部淋巴结受累情况。PET-CT对病灶代谢活性评估具有优势,SUVmax值超过10时恶性概率显著增高。消化道淋巴瘤需结合胃镜或肠镜检查。

5、病理确诊

完整切除肿大淋巴结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金标准,免疫组化可区分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细针穿刺适用于深部淋巴结,但可能因取材不足影响分型准确性。骨髓活检能明确分期,推荐使用Jamshidi针获取标本。

出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超过2周应及时血液科就诊,避免挤压或热敷淋巴结。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象和影像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建立症状日记记录体温、体重变化,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