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危害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3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危害包括骨髓功能衰竭、感染风险增加、出血倾向加重、器官浸润损伤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白血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其危害程度与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有关。

1、骨髓功能衰竭

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血小板减少可引发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概率,常见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化疗或靶向药物。

2、感染风险增加

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见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肠道感染可引起腹泻。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伏立康唑片等抗感染药物。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

3、出血倾向加重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会导致自发性出血,轻者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瘀点,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4、器官浸润损伤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器官,引起肝脾肿大、淋巴结疼痛。中枢神经系统浸润会出现头痛、呕吐,需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睾丸浸润表现为无痛性肿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易发生。

5、治疗相关并发症

化疗药物如注射用阿糖胞苷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皮疹、腹泻。长期生存者需关注第二肿瘤、生长发育迟缓等远期影响,定期随访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

白血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生冷食物。注意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生完成规范化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