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肚子膨胀怎么办?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08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胃肠炎

胃肠炎引起的肚子膨胀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补充益生菌、服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胃肠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肠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每日可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平时的一半。适当饮用温热的生姜水或薄荷茶,有助于缓解腹胀不适。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肠道蠕动,缓解胀气症状。热敷时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效果更佳,按摩力度要轻柔。

3、补充益生菌

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腹胀症状。服用时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两者需间隔2小时以上。

4、服用药物

腹胀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或西甲硅油乳剂、二甲硅油片等消胀药。伴有腹泻者可选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细菌性胃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

5、就医治疗

若腹胀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剧烈腹痛、呕吐、发热、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查、腹部超声等明确病因,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或住院治疗。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严重腹胀更需及时就诊。

胃肠炎恢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内仍需保持清淡饮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定期洗手、注意食品卫生能有效预防胃肠炎复发。若反复发作或症状迁延不愈,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