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慢性胃肠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
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是常见表现,疼痛多与进食相关,可能因胃酸刺激炎症黏膜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常出现进食后疼痛加重,伴随胃部灼热感。治疗可选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胃排空功能受损会导致餐后腹部胀满感,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这种情况与胃动力障碍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有关,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胃酸分泌异常或贲门松弛时,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发烧心感,频繁嗳气多与胃肠内气体增多相关。长期反流可能引发食管炎,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法莫替丁片等抑酸剂,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症状。
炎症导致胃肠黏膜敏感度下降,患者常出现早饱、厌食,长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萎缩性胃炎患者因胃酸分泌减少更易出现食欲不振,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同时进行饮食营养评估。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典型肠道功能紊乱表现,肠炎患者多见黏液便或不成形便。肠道菌群失调时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等调节,便秘者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慢性胃肠炎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加重症状,必要时需心理干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时须立即就医,胃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