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多见于哪颗牙齿?氟斑牙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样的?

氟斑牙多见于上下颌前牙,临床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块、黄褐色着色或釉质缺损。氟斑牙是慢性氟中毒在牙齿发育期导致的釉质矿化异常,主要与高氟地区饮水摄入过量氟化物相关。
氟斑牙最常累及上下颌前牙的唇面,尤其是中切牙和侧切牙。因这些牙齿釉质发育期较早且暴露面积大,对氟化物敏感性更高。磨牙和尖牙也可能受累,但病变程度通常较前牙轻。乳牙因发育期在母体内受胎盘屏障保护,较少出现典型氟斑牙表现。
轻度氟斑牙表现为釉质表面不透明的白垩色斑块,呈云雾状或条纹状分布。釉质表面结构完整但光泽度降低,探诊有粗糙感。这种改变源于釉柱间质矿化不全,多发生在釉质外层1/3处,X线片显示釉质透光度降低。
中度氟斑牙可见黄褐色或棕褐色斑块,着色可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色素沉积于釉质多孔结构中,常与白垩样改变共存。着色程度与氟暴露剂量正相关,严重者可能伴随釉质表面凹陷,但牙本质通常不受累。
重度氟斑牙会出现釉质点状、带状或窝状缺损,缺损区可暴露牙本质。缺损边缘常见深褐色色素沉着,缺损底部质地坚硬。这种改变多发生在釉质发育成熟期持续高氟暴露,导致成釉细胞功能障碍和釉质矿化终止。
部分患者可能伴发牙齿敏感,冷热刺激诱发短暂酸痛。严重缺损者可出现咀嚼效率下降或前牙切缘磨损。长期未治疗的重度氟斑牙可能继发龋病,但氟斑牙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牙髓病变。
氟斑牙患者应减少含氟牙膏用量,避免使用含氟漱口水。日常可选择软毛牙刷减轻釉质磨损,每年进行专业洁治清除色素沉积。中重度缺损需通过树脂修复、瓷贴面或全冠恢复美观,治疗前应检测尿氟浓度排除持续氟暴露风险。儿童在牙齿发育期应严格控制氟摄入总量,高氟地区建议使用净化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