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的风险是什么?

关键词: #手术
关键词: #手术
斜视手术的风险主要有麻醉意外、术后感染、矫正不足或过度、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斜视手术是治疗眼位偏斜的有效手段,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并选择专业医疗机构。
全身麻醉可能引发呼吸抑制或心律失常等风险,尤其对儿童及合并全身疾病的患者需谨慎。术前需完善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评估麻醉耐受性,术中麻醉医师需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局部麻醉则可能出现球后出血或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眼部手术存在结膜炎、眼内炎等感染风险,表现为红肿疼痛或视力下降。术前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药物。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避免揉眼或污水入眼。
手术可能因肌肉调整量计算误差导致矫正不足或过矫,需通过棱镜矫正或二次手术干预。术前需精确测量斜视度数与肌肉功能,术中采用可调整缝线技术可降低该风险。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眼位偏移属正常现象。
术后大脑需重新适应新的眼位关系,可能产生短暂性复视。可通过遮盖疗法或视觉训练促进双眼视功能重建。若持续存在复视需排除肌肉滑脱或瘢痕粘连等病理因素,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术中肌肉牵拉可能引起眼球转动受限或肌肉滑脱,表现为眼球运动疼痛或斜视复发。需通过被动牵拉试验评估肌肉功能,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术后需定期复查眼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避免游泳或粉尘环境1个月,用眼时保持适当距离与光线。若出现持续眼红、视力骤降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眼球转动训练促进肌肉协调性恢复,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其做好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