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眼睛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眼睛流泪可能由鼻泪管阻塞、结膜炎、泪囊炎、倒睫或先天性青光眼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治疗。
新生儿鼻泪管发育不全可能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睛持续流泪,可能伴随黄色分泌物。家长可用干净棉签蘸温水从内眼角向外轻轻擦拭,配合医生指导的泪囊区按摩。若继发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等药物。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会导致眼睑红肿、流泪增多,分泌物呈黄绿色。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家长需注意保持新生儿手部清洁,避免揉眼加重感染。
继发于鼻泪管阻塞的泪囊感染会出现内眼角红肿压痛,按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配合氧氟沙星滴眼液局部治疗。顽固病例可能需行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眼睑发育未完善可能导致睫毛向内生长刺激角膜,引起反射性流泪。轻度倒睫可通过人工拔除暂时缓解,严重者需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护角膜,必要时行睑内翻矫正手术。
较为罕见的房角发育异常会导致畏光、流泪、角膜混浊等症状。确诊需测量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治疗可能涉及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或进行小梁切开术等手术治疗。
家长日常需用专用纱布清洁新生儿眼周分泌物,保持喂养姿势避免呛奶,室内光线宜柔和。发现异常流泪持续超过3天、分泌物增多或出现眼睑红肿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或眼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民间偏方或成人眼药水,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