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怎么看的出来
宝宝黄疸主要通过皮肤、黏膜黄染程度及伴随症状判断,常见表现有巩膜黄染、面部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黄疸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需结合胆红素检测结果综合评估。
1、观察皮肤颜色
黄疸最早表现为面部皮肤发黄,随后向躯干和四肢蔓延。家长可用手指轻压宝宝前额或鼻尖皮肤,松开后若按压处呈现明显黄色,提示存在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局限于头面部,病理性黄疸可能快速蔓延至全身。
2、检查巩膜黄染
扒开宝宝下眼睑观察眼白部分,若巩膜呈现黄色即为黄疸体征。新生儿巩膜黄染需与结膜充血区分,黄疸引起的黄染均匀分布且不伴分泌物,日光下观察更明显。
3、监测尿液粪便
病理性黄疸常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可能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母乳喂养宝宝需注意区分正常金黄色粪便与异常颜色变化,异常排泄物需留存供医生查看。
4、评估精神状态
生理性黄疸宝宝通常精神反应良好,而伴随嗜睡、拒奶、肌张力低下等症状时,可能提示胆红素脑病风险。家长需记录宝宝每日吃奶量、睡眠时长及反应灵敏度变化。
5、检测胆红素值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可初步筛查,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是金标准。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足月儿胆红素超过12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时需医疗干预。
家长发现宝宝黄疸时应增加哺乳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每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黄疸变化并记录进展,避免穿着黄色衣物干扰判断。若黄疸进展过快、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疗法。母乳喂养妈妈可暂停母乳3天观察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民间退黄偏方,定期随访监测胆红素水平直至黄疸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