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门痒怎么回事
孩子肛门痒可能由蛲虫感染、肛周湿疹、过敏反应、真菌感染、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驱虫治疗、局部用药、抗过敏治疗、抗真菌治疗、改善卫生习惯等方式缓解。
1、蛲虫感染
蛲虫感染是儿童肛门痒最常见的原因,蛲虫夜间会在肛门周围产卵,导致瘙痒。患儿夜间瘙痒明显,可能伴有睡眠不安、食欲下降等症状。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有抓挠肛门的行为,可在孩子入睡后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白色线状虫体。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同时全家集体服药以避免交叉感染。
2、肛周湿疹
肛周皮肤受尿液、粪便刺激或局部潮湿可能引发湿疹,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发红、丘疹、瘙痒。患儿可能因瘙痒频繁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家长需保持孩子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氧化锌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3、过敏反应
对食物、洗涤剂或纸尿裤等物品过敏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或含香精的湿巾、纸尿裤。患儿可能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皮疹、腹泻等。家长需排查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必要时服用西替利嗪滴剂。
4、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表现为肛周潮红、脱屑,可能伴有白色分泌物。家长需注意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可遵医嘱外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散,严重时需口服氟康唑颗粒。
5、不良卫生习惯
排便后清洁不彻底、内裤更换不及时等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粪便残留刺激肛门皮肤。患儿可能因瘙痒形成抓挠-感染的恶性循环。家长需指导孩子正确清洁肛门,使用温水冲洗而非用力擦拭,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会阴部。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排便习惯和肛门周围皮肤状况,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保持大便通畅。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肛周红肿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如肛窦炎、肛周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