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病毒性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病毒性感冒可通过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多饮水、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
1、鼻病毒感染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的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喉咙痛等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氯雷他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手部清洁,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2、冠状病毒感染
部分冠状病毒可导致普通感冒,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感染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患病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
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在婴幼儿中引发感冒,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传播。典型症状为喘息、呼吸急促,可能伴随发热。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家长需注意患儿呼吸状况,保持居室湿度适宜。
4、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或密切接触传播,除呼吸道症状外可能引发结膜炎。临床表现为咽痛、高热、眼结膜充血等。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等药物,配合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5、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较重,突发高热、肌肉酸痛明显。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快速传播。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流行季节建议接种疫苗,高危人群发病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病毒性感冒期间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流感高发季减少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