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由什么引起
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感染因素、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鼻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概率较高。这类患者免疫系统对常见过敏原反应过度,导致鼻黏膜炎症。日常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
2、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冷空气、烟草烟雾或刺激性气体中,会损伤鼻黏膜防御功能。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鼻涕,脱离刺激环境后症状可减轻。建议佩戴口罩防护,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鼻腔冲洗可帮助清除污染物。
3、感染因素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急性鼻炎常见诱因,如鼻病毒、腺病毒感染可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伴随发热、头痛时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慢性感染需排查真菌或特殊病原体。
4、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后,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和眼痒,鼻内镜检查可见苍白水肿的黏膜。除避免过敏原外,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有效控制炎症。
5、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解剖问题会导致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引发慢性鼻炎。患者常有持续性鼻塞和脓涕,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鼻内镜手术矫正。术前需通过CT评估解剖变异程度,术后配合生理盐水冲洗促进恢复。
鼻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滋生,外出佩戴口罩阻隔过敏原。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运动可选择游泳等室内项目,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性分泌物,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