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究竟是怎么回事
血精通常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结核、精囊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血药物、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多数与炎症或轻微损伤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严重疾病。
1、精囊炎
精囊炎可能导致精囊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破裂后血液混入精液。患者可能伴随射精疼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2、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症可能波及精囊或导致射精管充血,使血液进入精液。常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配合前列舒通胶囊缓解炎症。日常应避免久坐、饮酒等加重充血的行为。
3、尿道损伤
尿道黏膜损伤可能由粗暴性生活、尿道器械检查等引起,血液经射精时混入精液。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精,可能伴有排尿刺痛。轻度损伤可自愈,严重时需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必要时进行尿道缝合术。
4、生殖系统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精囊或前列腺时,可能造成组织坏死出血。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精液呈暗红色。需长期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
5、精囊肿瘤
精囊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能引起持续性血精,精液呈咖啡色或带血块。可能伴随盆腔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精囊切除术或放疗,术后需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出现血精应避免过度紧张,但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性生活适度。炎症性疾病治愈后血精多可消失,若血精反复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中断导致病情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