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骨折了怎么办
胳膊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镇痛、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内固定等方式治疗。胳膊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三角巾临时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患肢加重损伤。上肢骨折建议将前臂屈曲90度悬吊于胸前,肘关节骨折需用夹板固定上臂至手腕。固定时注意松紧度适宜,每隔1小时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骨折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疼痛。禁止热敷或揉搓患处,避免毛细血管破裂加重血肿。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镇痛,配合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开放性骨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
4、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闭合性骨折,由骨科医生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整复。复位后需X线确认对位情况,并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期间定期复查观察骨愈合进度。
5、手术内固定
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钛合金接骨板、髓内钉等器材固定骨折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术后2周拆线,6-8周逐步负重。
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握力球训练、肘关节屈伸等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通常儿童4-6周、成人8-12周可达临床愈合标准。若出现患肢麻木、石膏过紧或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