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发展通常经历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1、疼痛期
早期以肩部阵发性钝痛为主,夜间疼痛加重,可放射至颈部和上臂。受凉或过度活动后症状明显,肩关节外展、上举动作受限。此阶段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避免提重物,适当进行钟摆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2、僵硬期
疼痛逐渐减轻但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困难。关节囊粘连导致各方向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剧烈。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
3、恢复期
多数患者经6-24个月后进入自然恢复阶段,疼痛和活动度逐步改善。此时需坚持爬墙训练、毛巾牵拉等康复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关节囊松解术或麻醉下手法松解。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适合急性期后康复。治疗师指导的关节松动术可改善盂肱关节滑动功能。
5、药物干预
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炎症。伴严重睡眠障碍时可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中药痹祺胶囊辅助祛风除湿。长期疼痛者考虑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
日常注意肩部保暖,睡眠时避免患侧受压。建议进行手指爬墙、体后拉手等低强度锻炼,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饮食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高糖高脂摄入。若出现持续夜间痛或关节僵硬加重,应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