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皮肤癣菌感染、长期潮湿环境、足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及外伤等。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需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
1、皮肤癣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这类真菌通过分解角蛋白破坏甲板,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或脱落。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或环吡酮胺乳膏进行局部治疗。
2、长期潮湿环境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会导致足部汗液积聚,创造真菌繁殖的温床。建议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用硫磺皂清洗足部并彻底擦干。
3、足部卫生不良
与他人共用拖鞋、修甲工具等行为易造成交叉感染。应定期消毒个人用品,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等潮湿场所。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等群体因免疫功能受损更易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进行系统治疗。
5、甲外伤
指甲受挤压或破损后,真菌更易侵入甲床。运动时需穿戴防护鞋具,发生外伤后应及时用碘伏消毒处理。
预防灰指甲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出现甲板浑浊、增厚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真菌镜检可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坚持用药4-6个月直至新甲完全长出,不可自行中断疗程。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