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酸浆是寒性还是热性的
利酸浆属于寒性中药材。利酸浆又称挂金灯、锦灯笼,是茄科植物酸浆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便不利等症状。
寒性药材通常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特性,适用于热证或阳亢体质人群。利酸浆的寒性体现在其临床应用中,比如对上火引起的咽喉疼痛、风热感冒导致的咳嗽有明显缓解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利酸浆含有的酸浆苦素、木犀草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抑菌作用,这与传统医学认定的寒凉药性相符。使用时需注意其寒凉特性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热性药材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补虚的特点,适用于寒证或阳虚体质。虽然部分茄科植物具有温热性质,但利酸浆在历代本草著作如本草纲目中华本草中均明确记载为寒性。其果实成熟后呈现的橙红色易被误认为热性,实际这是花青素类物质的显色现象,与药性无直接关联。在配伍使用时,利酸浆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寒凉药同用增强清热效果,不宜与附子、干姜等热性药大量同用。
使用利酸浆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饮食,体质虚寒者可搭配生姜、大枣调和药性。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时应停用,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长期大量服用,鲜品外用治疗湿疹时需防止皮肤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