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个月宝宝肚脐眼鼓鼓的怎么回事

2661次浏览

2个月宝宝肚脐眼鼓鼓的可能由脐疝、脐部感染、脐尿管未闭、脐肠系膜导管残留、脐部皮下脂肪堆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护理、抗感染治疗、手术修补等方式干预。

1、脐疝

脐疝是婴幼儿常见现象,因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导致肠管从脐环突出形成包块。哭闹或用力时鼓包更明显,安静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多数在1-2岁自愈,家长需避免宝宝剧烈哭闹,可使用脐疝带加压包扎。若4岁未愈或发生嵌顿需手术修补,常用术式有脐疝修补术、腹腔镜脐疝修补术。

2、脐部感染

脐炎多因脐部护理不当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脐周红肿、渗液伴鼓包。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有关,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并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3、脐尿管未闭

胚胎期脐尿管未完全闭合会导致脐部持续渗尿或形成囊肿。表现为脐部湿润膨隆,可能继发感染。确诊需做超声检查,轻度可通过硝酸银烧灼治疗,严重者需行脐尿管切除术。家长发现异常渗液应及时就医。

4、脐肠系膜导管残留

胚胎期卵黄管残留可形成脐部瘘管或囊肿,表现为脐孔突出粉红色肿物伴肠液渗出。可能并发肠梗阻或感染,需手术切除残留导管。术前需进行造影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术后注意预防切口感染。

5、脐部皮下脂肪堆积

部分婴儿脐周脂肪组织较厚会呈现轻微隆起,触诊柔软无压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与遗传体质或喂养方式有关,无须特殊处理,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家长应注意区分病理性鼓包,避免过度按压刺激。

日常需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洗澡后用棉签蘸取75%酒精从内向外环形消毒。避免使用爽身粉或润肤油涂抹脐部,穿戴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鼓包持续增大、发硬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肠管嵌顿等急症。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宝宝腹胀诱因。

相关推荐

龋齿和智齿有什么区别
龋齿和智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生长位置及处理方式上。龋齿是细菌侵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智齿则是人类第三磨牙的萌出异常。
减肥中午吃什么瘦得快
减肥期间中午可以适量吃鸡胸肉、西蓝花、糙米饭、三文鱼、鸡蛋等食物,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并促进脂肪代谢。需注意合理搭配并控制总热量。
精神病的防治方法
精神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虽说导致精神病发作的因素不少,但是绝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的出现和自我心理因素关系巨大。精神病危害较大,因此重视做好精神病的防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对精神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健康快乐:预防精神病的良方,精神病的
患上痒疹怎样根治
患上痒疹怎样根治呢,由于痒疹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的治疗方法我们也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痒疹目前没有理想的方法治疗,尤其是根治有一定困难,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和消除致病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虫咬,要注意改善饮食状态,纠正胃肠道的功能紊乱。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因
血小板出现异常的时候,要在进行身体各方面家常,这样对血小板问题上,都是有很好了解,不过在检查血小板有异常后,患者一定要助于情绪要稳定,情绪不好对再次身体检查结果有影响,那么下面介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