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耳朵上有一层薄膜
耳朵上出现薄膜可能是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堆积形成的耵聍栓塞,也可能是外耳道湿疹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表皮脱落。主要有耵聍栓塞、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真菌感染、外伤性结痂、先天性耳道狭窄等原因。
1、耵聍栓塞
耵聍腺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耵聍会在外耳道堆积形成黄褐色薄膜状物质。可能伴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清理,避免自行掏挖导致鼓膜损伤。
2、外耳道湿疹
过敏或炎症刺激导致外耳道皮肤脱屑,形成灰白色薄膜样痂皮。常伴随瘙痒、渗出。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治疗。
3、外耳道真菌感染
曲霉菌等真菌感染会引起耳道表皮脱落,形成白色絮状薄膜。多伴有耳痒、异味。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局部涂抹,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4、外伤性结痂
掏耳或异物划伤耳道后,创面渗出液干燥形成薄膜状血痂。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继发感染,通常1-2周可自行脱落。
5、先天性耳道狭窄
部分人群耳道先天狭窄容易滞留表皮碎屑,形成半透明薄膜。若无症状可不处理,反复发炎时需考虑手术矫正。
日常应注意避免频繁掏耳,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出现耳道瘙痒、疼痛或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内镜检查明确薄膜性质。真菌感染者需保持耳道干燥,湿疹患者要远离过敏原,耵聍栓塞者定期到医院清理。不要自行使用挖耳勺等尖锐物品处理,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