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孩子吐是怎么回事
五岁孩子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治疗、补液治疗、手术复位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孩子可能因暴饮暴食、进食生冷或变质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家长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期间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呕吐缓解后逐渐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强迫进食,观察有无腹痛、腹泻等伴随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或作息不规律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进食后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建议家长用温热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可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或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改善消化功能。
3、急性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常导致频繁呕吐伴发热,呕吐物可能含黏液。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细菌性感染时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用药期间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
4、上呼吸道感染
咽部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多伴随咳嗽、鼻塞等症状。家长可抬高孩子床头30度减少呕吐,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缓解鼻塞。若合并细菌感染需按医嘱服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呕吐严重时可短期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
5、肠套叠
突发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大便时需警惕该急症。呕吐呈喷射状且逐渐加重,腹部可能触及包块。确诊后需在24小时内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者需紧急腹腔镜手术。术后需禁食并静脉补充营养,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孩子呕吐后应保持侧卧防误吸,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6小时内禁食但不禁水,恢复饮食后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面条、苹果泥。若呕吐物带血丝、持续8小时未排尿或出现嗜睡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培养饭前洗手习惯,避免进食过快或边吃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