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儿童耳朵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耳部带状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耵聍取出、伤口处理、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洗澡进水或掏耳损伤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家长需避免儿童抓挠,可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耳廓。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若伴随发热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口服。日常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
2、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引发耳闷、搏动性疼痛。患儿可能出现抓耳、哭闹不安,部分伴随38℃以上发热。确诊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镇痛。哺乳期婴儿喂奶时应保持头高位,避免呛奶加重病情。
3、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硬化可能阻塞耳道,造成耳胀痛、听力下降。家长切勿自行用尖锐物掏挖,以免损伤鼓膜。耳鼻喉科医生会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用专业器械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日常建议每3-6个月检查耳道,油性耵聍体质者需定期清理。
4、外伤
儿童玩耍时异物插入或撞击可能导致耳廓血肿、鼓膜穿孔,出现尖锐疼痛伴耳鸣。轻微擦伤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鼓膜损伤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家长应监督儿童避免将玩具零件、棉签等物品塞入耳道,运动时注意防护。
5、耳部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发可能引发耳部疱疹,特征为耳周簇集水疱伴剧烈神经痛。早期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皮疹期可外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避免抓破引发继发感染。患病期间需隔离未接种水痘疫苗的接触者。
儿童耳痛期间应避免侧卧压迫患耳,洗澡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阻隔进水。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观察是否出现高热、呕吐、颈部僵硬等严重症状,这些表现可能提示并发症需急诊处理。定期复查听力对中耳炎患儿尤为重要,长期积液可能影响语言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