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会怎么样
心率过缓可能引起乏力、头晕甚至晕厥,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心率过缓通常由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
心率过缓指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心率过缓而无症状。若伴随供血不足,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眼前发黑等表现。病理性心率过缓常见于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伴长间歇,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肌炎后遗症或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表现为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可能抑制心脏自律性,调整用药后可改善。低钾血症或高钙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肌电活动,纠正电解质后心率多能恢复。
极少数情况下,颅内压增高或低温状态可能引发反射性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率下降,常伴粘液性水肿和心率下降,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基因突变出现间歇性心动过缓,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老年退行性心脏纤维化可能累及传导系统,导致不可逆性心率减慢。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攻击心脏传导组织,需免疫抑制剂干预。
发现心率过缓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脉搏并记录症状发作情况。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止低温诱发心动过缓,合并高血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方案。适当增加富含镁和钾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性。若出现持续头晕或短暂意识丧失,须立即携带既往心电图报告就医,必要时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评估起搏器植入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