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太高会发生什么
糖尿病血糖太高可能引发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器官损害,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全身多系统损伤,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过高时,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当血液中酮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常超过33.3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出现严重脱水、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昏迷。这两种急性并发症均需紧急住院治疗,通过补液、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抢救。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心脑血管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肾脏和视网膜,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仅有微动脉瘤,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最终导致失明。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足部易发生溃疡和感染。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饮食需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合理分配三餐比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每年需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神经传导检查等。出现多饮多尿加重、体重下降、视物模糊、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