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是什么情况
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导致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理状态,通常与脂质沉积、血管炎症等因素有关。
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当动脉血管因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时,血管管腔会逐渐狭窄,血流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高压力泵血,从而引发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升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头晕、颈项僵直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悸、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损害表现。长期未控制的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可加速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血管病变,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肾功能异常或周围血管疾病,需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治疗需结合降压药物与动脉硬化干预,如他汀类调脂药物联合钙通道阻滞剂等方案。
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乙醇量。定期监测晨起静息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血脂检查。睡眠保持7-8小时,避免熬夜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出现胸闷、持续性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