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鹅口疮的正确怎么护理

60295次浏览

宝宝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使用药物、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哭闹等症状。

1、保持口腔清洁

哺乳前后用温水棉签轻柔擦拭宝宝口腔黏膜,避免使用粗糙毛巾刺激。每日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1-2次,可抑制真菌繁殖。注意奶瓶、安抚奶嘴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重复感染。

2、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前需清洁乳头,奶粉喂养应现配现用。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每次喂养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时停用酸性水果,选择温凉的米糊等流质食物。

3、使用药物

遵医嘱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日3-4次均匀覆盖患处。严重时可联合使用氟康唑颗粒,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止自行使用甲紫药水等刺激性药物,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宝宝可咨询医生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5、避免交叉感染

照顾者接触宝宝前需规范洗手,患病期间避免亲吻宝宝嘴巴。宝宝的衣物、毛巾应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家庭成员有脚气、阴道炎等真菌感染需同步治疗,切断传染源。

护理期间家长需每日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白斑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恢复期继续维持口腔清洁2周,定期消毒玩具等接触物品。哺乳期母亲若出现乳头皲裂、疼痛需排查真菌感染,必要时与宝宝同步治疗。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24-26℃以减少真菌滋生。

相关推荐

01:52
婴儿鹅口疮严重吗
婴儿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口腔内,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的小点或小片状物,比较大的可以融合成片。通常认为是新生儿或婴幼儿的菌群失调或者免疫力下降、口腔不卫生等引起。鹅口疮没有全身的症状,一般不会引起发烧,不影响吃奶。家长可以用棉签在鹅口疮表面涂擦制霉菌素,并且对宝宝加强护理,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用棉球或棉签给宝宝清洗口腔,保持清洁卫生,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内发生感染。
如何预防鹅口疮
预防鹅口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口腔卫生,孩子所用的餐具以及奶瓶都要使用沸水进行消毒煮沸,时间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左右,宝宝的被褥以及衣服,还有玩具,也要在大太阳的地方进行暴晒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母亲的乳头和个人卫生,也要做好,以防止交叉感染。第二,尽量不要给孩子盲目的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如果应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使用,不可以上次的使用药物,也可以每天让宝宝晒晒太阳,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真菌感染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09

89123次收听

浅析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那么,现在解析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如何彻底治疗
鹅口疮如何彻底治疗呢?虽然鹅口疮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患者来说,需要及时的控制住病情才是首要任务,那么患上了鹅口疮如何彻底治疗呢?
鹅口疮的研究现状
鹅口疮的研究现状?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很多细菌大量繁衍,引发很多疾病,比方说鹅口疮,会导致患者吞咽困难,烦躁拒食等,影响日常生活,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鹅口疮的研究现状?
鹅口疮的日常护理有哪些措施
患上了鹅口疮的日常护理措施有什么呢?现在的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对疾病的护理重要性,所以当发现患上了鹅口疮,患者们也十分的关注这种疾病的护理方式,那么到底患上了鹅口疮的日常护理措施有什么呢?一起来了解吧。
鹅口疮后期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鹅口疮后期的症状有食欲不振、声音嘶哑、口腔灼热等。具体分析如下:
02:05
白口疮和鹅口疮的区别
医学上讲白口疮就是鹅口疮,是一个疾病,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口腔的常驻菌,它正常情况下就生活在我们的口腔里面,它并不致病,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引起。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病,也就是真菌感染,它最主要的表现是主要见于新生儿,婴幼儿双侧颊粘膜上的白色的,点状的黏膜凸起,灼痛,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可以诊断鹅口。新生儿鹅口疮的处理是要求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如果没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家里的小苏打去冲一下水,然后用棉签去擦拭患儿的双侧颊粘膜,患儿接触的奶嘴和喝水用的奶瓶或者妈妈的乳头,都需要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去清洁,就可以减轻白色念珠菌生存环境来控制。
鹅口疮治疗方法有哪些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一般鹅口疮的话,用碱性溶液,如2%-5%的碳酸氢钠,也俗称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的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婴儿室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预防的情况下,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病的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洗净,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清水洗清乳晕和乳头,应该经常洗澡,换内衣,每次抱孩子的时候应该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属,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儿室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婴儿经常性的应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13

62471次收听

02:14
鹅口疮治疗方法
如果患了鹅口疮,可以用碱性溶液进行治疗,如2%-5%的碳酸氢钠,也俗称小苏打,来清洗口腔,也可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在平时喂养中对婴幼儿要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同时要注意隔离,在哺乳时要注意奶瓶的消毒,以及母乳前妈妈要用清水擦洗乳头,以防鹅口疮加重。平时要做好对鹅口疮的预防,比如产妇如果有霉菌性阴道炎要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洗净后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清水清洗乳晕和乳头,并经常洗澡,换内衣。每次抱孩子的时候应该洗净双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儿应该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02:07
怎样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分为预防和治疗两方面,治疗方面可以用弱碱性的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或者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预防方面如果产妇有阴道霉菌病,应该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清乳晕和乳头,经常洗澡,每次抱孩子前先洗手。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注意加强营养,特别要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还要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抵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一般不可混用。
02:09
鹅口疮反复长怎么办
鹅口疮一般分为治疗和预防两方面,治疗可以用弱碱性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清洗,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比较好。预防方面的话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时,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净乳头,经常洗澡换内衣,然后每次抱孩子前要先洗手,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要加强营养,特别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真菌感染。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儿童常见病。好发于颊、舌、软腭以及口唇部的粘膜。鹅口疮好发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及抵抗力差的老年人。白色念珠菌寄生在健康人皮肤表面、肠道,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当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长期应用抗菌素和类固醇这一类药物,机体抵抗力就会低下,这个时候就会发病了。鹅口疮还常见于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失调的患者,它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用棉签或者是用压舌板不易擦掉。如果用力擦去斑膜,下面的黏膜是潮红的。这个时候应该与奶块相鉴别,用棉签轻拭奶块一般是可以擦掉的,而鹅口疮的白色斑块是不容易擦掉的。鹅口疮一般没有痛感,严重时可能会有不适,偶尔也可以表现为拒乳。如先天性或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患儿,病变可以蔓延到咽部、食管、肠道、气管、肺,偶尔也可以侵入血液系统,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5

2019-09-02

56051次收听

鹅口疮怎么治疗
鹅口疮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用制霉菌素、或5%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卫生,尤其是口腔卫生。一、可以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把制霉菌素碾成粉末,加入香油混合,制成混悬液,涂抹在有白色膜状物部位。只要有白色的膜状物的部位都要涂抹,一般涂抹2到3天,这种膜状物就会明显缓解了,甚至消失了。这个时候仍然需要继续涂抹三天以上,可以有效的减少鹅口疮的复发。二、可以使用5%的碳酸氢钠,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一般是1:1稀释的。稀释以后可以涂抹在这些白色膜状物的地方。如果对于大孩子,可以让大孩子在饭前饭后漱口,也能够有效治疗鹅口疮。两种药物如果联合,也就是制霉菌素和5%的碳酸氢钠稀释液联合使用,效果是更好的。平时也要注意卫生,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只用药不注意卫生,也容易导致鹅口疮的反复发作。要注意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等东西,必须要及时的、定期的进行消毒处理。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在吃奶前、吃奶后要做好口腔清洁卫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鹅口疮。
语音时长 01:57

2019-09-02

55195次收听

怎样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效果也是很好的,所以家长不要太过于担心。我们一般选择弱碱性的溶液来涂抹口腔,可以选择2%的碳酸氢钠,也可以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跟生理盐水1:1进行稀释,稀释以后再进行涂抹口腔。在用碳酸氢钠涂抹口腔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白色膜状物消失了,建议再巩固治疗4到5天,这样更能巩固疗效,避免鹅口疮的反复发作。当然,如果使用碳酸氢钠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制霉菌素把它碾碎,碾成粉末以后,加入鱼肝油或者是香油,然后涂抹在口腔里面有白色膜状物覆盖的地方,涂抹以后2到3天,一般膜状物就会消失了,这个时候暂时不要停药,建议再巩固治疗3天以上,这样的话一般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鹅口疮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鹅口疮的再次复发,所以预防鹅口疮也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么样去预防?如果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第二,婴幼儿进食的餐具要每天的消毒。第三,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晕。穿的衣服要保持卫生。每次抱孩子要注意洗手。第四,对于婴幼儿的被褥、玩具,要定期的拆洗、晾晒,要注意对玩具的消毒。第五,婴儿应该注意隔离。哺乳的时候要注意室内空气消毒,要注意环境卫生。如果是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些用具是不能混用的,避免鹅口疮的传染。
语音时长 02:22

2019-09-02

5437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