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心综合征是什么
胃心综合征是指由胃部疾病引发的心脏不适症状,属于功能性胃肠病与心血管症状的交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等心脏症状,但心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1、发病机制
胃心综合征的发病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胃部病变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或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胸痛放射。胃扩张可能压迫心脏,引发类似心绞痛的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胃肠动力异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典型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痛、胸闷、心悸,多在餐后或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嗳气、反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硝酸甘油缓解效果不明显。
3、诊断标准
需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后确诊。典型表现为心脏症状与胃部症状同步出现,胃镜检查可见胃炎、食管炎等病变。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胃部原发病因。
4、基础疾病
常见原发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部手术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5、治疗原则
以治疗原发胃病为主,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合并焦虑者可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饱餐及刺激性食物。
胃心综合征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餐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若出现持续胸痛或伴随冷汗、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急性心脏事件。定期胃镜复查有助于监测胃部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