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通常指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等。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伴随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心电监测可能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静止或电机械分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骤停最常见诱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或室速可直接中断心脏泵血功能,需立即电除颤。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脏结构异常易发生电活动紊乱。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可干扰心肌电传导。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也可能诱发骤停。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突发心脏骤停时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早期除颤。恢复自主循环后应尽快查明病因,针对性地进行血运重建、抗心律失常治疗或纠正电解质紊乱。康复期需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并接受心脏康复训练改善心功能。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