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腕关节结核
腕关节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腕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骨关节结核的一种。腕关节结核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腕关节结核通常由肺结核扩散引起,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直接感染腕关节。
腕关节结核早期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腕部轻微疼痛和活动不适。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腕关节肿胀明显,皮肤温度可能升高。患者常因疼痛而减少腕关节活动,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晚期可能出现腕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腕关节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可见腕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或破坏。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范围和软组织受累情况。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诊断。确诊需要依靠关节液或病变组织的细菌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
腕关节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需要长期规范用药。常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等。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9-12个月。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腕关节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腕关节结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腕关节过度负重。可以进行适度的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饮食应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腕关节结核经过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出现腕部持续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