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更重要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的重要性需根据监测目的区分,筛查糖尿病前期以空腹血糖为主,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则需两者结合。
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关键指标。夜间8-10小时未进食后测量,正常值应低于6.1mmol/L。若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0mmol/L可确诊糖尿病。其稳定性较高,但可能漏诊早期胰岛功能受损人群。
餐后血糖体现糖负荷处理能力,对发现餐后高血糖更敏感。进食后2小时测量,正常值应低于7.8mmol/L。餐后血糖异常往往早于空腹血糖升高出现,尤其适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但受饮食内容、进食量等因素干扰较大。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交替监测空腹与餐后血糖,普通人群每年体检时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精制糖类。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若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综合评估近3个月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