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的症状

61594次浏览

之所以引发中耳炎,大部分是因为受到了溶血性链球菌或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所引起的,那么就会引起炎性病变最容易发生在婴幼儿的身上,有的可能是一侧发生,有的时候可能两侧都有异常现象。那么中耳炎的症状到底有哪一些呢?

一、中耳炎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的症状,比如说出现明显的疲劳现象,伴有发热寒战,如果是儿童还可能会出现急性胃肠道的症状,比如说腹泻或者是呕吐等等。婴幼儿也会因为中耳炎的出现而感觉到不安,哭闹,厌食等等,而等到脓液排出之后,疼痛感觉就会明显的减轻,才会进入到平静的状态中。
  二、中耳炎的病因
  1、呼吸道和鼻咽感染
  当儿童患上呼吸道和鼻咽疾病,如感冒、鼻炎、咽炎,就有可能会导致中耳炎的出现,另外如果感染了猩红热,流感或者是麻疹等细菌性病毒,也有可能会出现中耳炎。3~6岁的儿童本身就会经常性的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如果环境通风不良,或者是经常性有人吸烟,家长们就需要特别的注意,很有可能就会和细菌病毒接触。

2、婴儿喂养不当
  如果婴儿仰卧喝水或者是牛奶,水或牛奶会流入鼻咽,从而进入咽鼓管,导致咽鼓管感染,有引起中耳炎的危险。因此,婴儿喝牛奶或其他饮料时,应抬起头,随时擦掉身上的水或牛奶。

3、外耳传播
  一些母亲正在为孩子挖耳朵。虽然他们非常谨慎,但他们可能会意外地损坏外耳道的黏膜或鼓膜,导致耳分泌物进入中耳。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使中耳感染,也可能传播到中耳引起炎症。实际上耳朵内部的分泌物本身就具有保护耳朵的效果,如果太多的话,可以适当性的用棉签擦拭,不建议胡乱的操作,否则的话就可能会因为方法错误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相关推荐

中耳炎能否自愈
中耳炎是否会自愈,这个取决于中耳炎的类型和程度轻重,轻的、病成时间比较短的是有可能会自愈的,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还分为分泌性中耳炎以及化脓性中耳炎。对于急性中耳炎来说,常见于儿童,常见于感冒以后诱发,也就是和感冒病毒感染有关系。感冒病毒感染属于上呼吸道感染,这些病毒感染因素有可能通过耳朵和鼻咽部相连的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从而会导致急性中耳炎,导致急性中耳炎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但是如果这个疼痛在一到两天内能够逐渐自行缓解,就不需要药物治疗,病毒感染一般会自行缓解和消退,但是如果这种耳痛持续超过24~48小时,仍然疼痛程度继续加重,要考虑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一般来说,对于急性中耳炎,连续治疗5~7天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另外,对于慢性的中耳炎,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比如说氧氟沙星滴耳液,一般来说连续治疗一到两周就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抗感染效果。另外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超过三个月仍然不恢复的话,需要考虑做鼓膜支管治疗。鼓膜支管就是在鼓膜上打一个小眼儿,放一个小管儿,保持鼓膜的内外通气,然后中耳腔黏膜炎症就会慢慢恢复正常,然后这个管儿可以在两年后脱落或者是取出,中耳炎就可以得以痊愈。另外,对于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有骨质破坏或者打这个行程的话,需要考虑手术清除病变才能得以彻底治愈。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77139次收听

两岁半宝宝耳朵里有硬耳屎该怎么处理
硬耳屎通常是宝宝从胎里边带来的,只要不感染,不进水,没有呛奶情况,留在里面也可以。如果太多了或者出现感染,又或者引起过敏反应,就需要到医院让医生掏出来,在掏出来之前可能会给孩子点药物软化硬度。如果耳朵有中耳炎,发育不良或小耳朵畸形,取出硬耳屎有一定的麻烦。通常可能通过冲洗方法就可以,但极端情况下可能要手术切开才能取出,但只要硬耳屎没有引起发炎,没有流水,就不着急处理,只要不感染,一直可以拖到四岁、五岁,等他能够跟医生进行互动再清理,就比较稳妥和保险。
语音时长 02:19

2021-09-29

86894次收听

上火会不会耳朵疼
上火是一种身体的热症,说明体内可能会有炎症,或者是发热这种现象,也会引起耳朵疼痛。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外耳道的炎症,以及中耳的炎症所造成的耳朵疼。外耳道是由于皮肤被覆的,上面有毛囊、有汗腺、皮脂腺,当发炎的时候就会造成局限性的外耳道炎症,或者是弥漫性的外耳道炎症,从而引起耳朵疼痛,出现耳屏的压痛、耳廓的牵拉痛。这时候应当及时给与抗生素的药膏治疗,防止炎症的扩散,另外中耳炎也可以造成耳朵疼,特别是在儿童和婴幼儿,疼痛的更加明显一些,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鼓膜的穿孔、流脓,引起耳鸣、甚至听力的下降,如果出现急性化脓性的中耳炎,应当及时给与口服抗生素,以及局部的抗生素滴耳剂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29

2021-07-09

94106次收听

02:11
有中耳炎能上夜班吗
有中耳炎能不能上夜班要看病变的程度。如果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耳朵疼、流脓、高烧,不能上夜班,需要卧床休息。大多数,比如急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慢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或者慢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症状很轻,不严禁上夜班。因为上夜班熬夜并不会导致中耳炎的迁延不愈,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甚至进一步的引起并发症,跟上夜班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工作性质是经常接电话,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特别急性期耳朵闷堵,会影响上班的效率。但是,一般中耳炎不是上夜班的禁忌症。
中耳炎治的好吗
中耳炎可以完全的治好,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人体受到了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和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低下,有比较直接的关系,但是中耳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急性中耳炎以及慢性中耳炎。在出现中耳炎时及时的进行治疗是可以达到彻底治好的目的而且中耳炎也有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当中最多见的就是鼓室成型手术、乳突开放手术以及胸部手术。所以在出现中耳炎是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以及中耳炎的严重程度来做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20

102402次收听

01:59
儿童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儿童中耳炎绝大多数是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大多数都是因为感冒、鼻窦炎或者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第一、及时口服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常用如头孢类。第二、如果口服抗生素无效,耳痛比较厉害,出现高烧等症状,可进行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以用鼻腔减充血剂来消除咽鼓管肿胀。第三、如果药物治疗后炎症仍没有消除,出现化脓,要及时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第四、如果出现鼓膜脓肿、颈部脓肿,需在消炎的同时做乳突凿开手术,避免严重并发症出现。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中耳炎疾病,目前在中耳炎健康网上,很多的中耳炎患者都在咨询着,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中耳炎的治疗,市面上针对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中耳炎患者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中耳炎能游泳吗
患有中耳炎不建议游泳,这是由于游泳时外界的水可经由穿孔的鼓膜进入鼓室,或游泳时由于呛水,也会造成水逆流入鼓室,可加重中耳炎病情。患有中耳炎,应积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平时要避免耳朵进水。
中耳炎听力下降的原因
患有中耳炎时,常会伴随着听力下降的表现,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导致耳聋。这主要是中耳炎病情严重时,会导致鼓膜穿孔、鼓室粘连、耳道内分泌物聚集、听小骨病变、中耳胆脂瘤、耳毒性物质渗透侵袭等所致。
预防中耳炎最真实的经验分享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戒除不良习惯,不用力擤鼻,宣传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后应将小儿抱起,头竖直,预防鼓膜外伤,已有外伤的,记住游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根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那么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根治?我们来看下面的介绍。
中耳积水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中耳积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中耳或者咽鼓管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多和咽鼓管的功能障碍导致积液排出困难。中耳积液来自咽鼓管鼓室以及乳突气房的黏膜,当这些部位的黏膜发生炎症的时候,会出现黏膜水肿,毛细血管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黏膜下的腺体分泌功能也会变得比较靠近,从而导致分泌物增加。中耳的分泌物为浆液性或者是黏液性,有的比较稀薄,像水一样,呈深浅不同的黄色,也会非常黏稠,灰白色或者呈胶冻一样。在正常情况下,中耳黏膜的分泌物是经过咽鼓管排出,在成年人来讲,有些人会出现咽鼓管开放不良,或者是功能障碍。有些小孩会由于腺样体肥大,或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咽鼓管功能开放,会造成中耳漏出液不能够及时排出,在中耳积存,也会出现中耳积水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04

2020-07-21

57005次收听

01:43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分泌性的中耳炎是由感冒后期引起。鼻腔与耳朵是连接的一个管道,叫咽鼓管或耳咽管。耳咽管使劲擤鼻涕的时候,鼻腔的炎症或鼻腔的分泌物会被挤压到中耳腔内,形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或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戒除不正确的擤鼻涕方式,鼻涕比较干或不易被擤出,用盐水清洗促排鼻涕直接分解或促进稀释以后被排出来,而不是使劲擤鼻涕的方式清洁鼻腔,使劲擤鼻就可以引起这种分泌性中耳炎。
02:06
中耳炎怎么治疗
如果是急性中耳炎,首选药物治疗,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是能够达到痊愈的;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就需要配合手术治疗,并进行鼓膜修补加上听骨链成型的手术;如果是胆脂瘤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将胆脂瘤彻底清理,恢复中耳传音结构,同时修补鼓膜,达到治愈的目的。
01:43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如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一般是由于炎症导致耳腔渗液的出现,在中耳和乳突里堆积造成的声音传导障碍。常见表现有耳朵闷堵,自声增强、听力减退、运动时耳内有响动感,明显的水流声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