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位肛瘘
低位肛瘘是指肛瘘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的肛瘘类型,属于肛周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肛周反复流脓、肿痛及瘙痒。
1、病因与病理:
低位肛瘘多由肛腺感染引起,细菌通过肛窦侵入肛腺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便秘、腹泻、肛周卫生不良等。瘘管外口多位于肛周皮肤,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的肛窦处,瘘管走行于肛门括约肌浅部或皮下。
2、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瘘口反复溢脓,伴随局部红肿热痛,脓液排出后症状缓解。可能伴肛门潮湿瘙痒,排便时偶有不适感。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
通过肛门指检可触及条索状瘘管,探针检查可明确瘘管走向。肛门镜可见内口充血肿胀,必要时可行肛周超声或MRI检查明确瘘管深度及分支情况。
4、治疗原则: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瘘管切开术、瘘管切除术等。术前需控制急性感染,术后保持创面引流通畅。可配合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术后护理:
术后需每日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富含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换药至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摄入足够水分和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什么是肛瘘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 2 肛瘘肛瘘啊怎么办
- 3 肛瘘原因引起肛瘘怎么引起的
- 4 肛瘘脓肿和肛瘘有什么不同
- 5 为什么会得肛瘘肛瘘
- 6 为什么得肛瘘
- 7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呢
- 8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